加密貨幣使用場景:未來5大可能發展方向
更新日期:Mar 13, 2025 作者:喬治 George

今天,我們來思考加密貨幣未來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並探討可能實現的五大場景。這些場景或許會在今年、三年後、甚至不久後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讓我們輕鬆聊聊未來加密貨幣的可能發展。
1. 加密貨幣成為主流支付方式
現在在台灣,主流支付方式包括現金、信用卡和行動支付(像是 LINE Pay、街口支付)。我的印象中,在我就讀研究所時的2009 年,麥當勞這麼大的企業,都還無法刷卡,但現在行動支付已大規模普及。同樣地,加密貨幣支付也正在崛起,如 Crypto.com 和 Bitget 推出的 Visa 簽帳卡已經可以進行日常交易,甚至綁定行動支付。 未來,隨著各國逐步接受加密貨幣,我們或許能在旅遊時直接使用比特幣或 USDT 儲值、支付,甚至透過掃描 QR Code 或 NFC 快速結帳。特別是在銀行體系不發達的地區,加密貨幣支付將成為更具競爭力的選擇,因為只需要網路就可以完成交易,而且手續費更低!

2. 比特幣成為全球儲備資產,數位黃金 2.0
近期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 Truth Social 提及將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顯示比特幣已經逐漸被政府認可為一種價值儲存資產。與此同時,一些曾經的比特幣反對者像是Peter Schiff,也開始接受比特幣的價值。 許多人質疑比特幣是否具備內在價值,但市場價格是最客觀的指標,市場不會說謊。隨著比特幣的接受度提升,未來台灣甚至全球或許會陸續考慮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資產。

3. 監管放寬,加密貨幣市場大爆發
目前投資比特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透過美股券商購買比特幣現貨 ETF(如 BlackRock 的 IBIT),或直接在加密貨幣交易所(如 BitoPro、Binance)買入。然而,許多投資人還是不清楚如何進場,導致遲遲都只停留在觀望。
(比特幣新手入門,可以先從這一篇了解需要評估的風險開始:投資比特幣前需要認清的風險)。
未來,如果台灣推出本土比特幣 ETF,投資比特幣將變得與購買 0050 等指數型基金一樣簡單。當這一天來臨,我們可能會聽到更多傳統投資者,或是資深股民,也開始討論如何買比特幣。

4. 比特幣質押借貸,變身理財工具
隨著比特幣被越來越多機構認可,有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或去中心化金融平台開始提供比特幣質押借貸服務。例如,小王手上有一顆比特幣,現在價格假設10萬美元(約300萬台幣),想開咖啡店,手頭缺100萬台幣。這時他可以把比特幣質押在平台上,換取穩定幣貸款,比如USDT,借款額通常是比特幣市值的50%,約150萬台幣。年化利息大概2-5%,比一般信貸低很划算。平台有個規則:如果比特幣價格腰斬(跌到5萬美元),質押的幣才會被賣掉還債,不然就一直放著。快轉到五年後,小王咖啡店賺錢,也還了100萬貸款並把比特幣贖回。如果那時比特幣漲到3-5倍(30-50萬美元),他不只開咖啡廳的夢想成真,還藉由比特幣也賺了一筆!
未來,若銀行接受比特幣作為抵押品,我們或許可以直接透過銀行貸款,而不必出售比特幣,實現更靈活的資金運用。

5. 加密貨幣成為跨國匯款的低成本橋樑
隨著全球化與遠距工作趨勢的興起,加密貨幣正逐步成為跨國支付與匯款的重要工具。例如,數位遊牧族可以透過 USDT 快速接收款項,並使用加密貨幣 Visa 卡在全球消費,避免傳統銀行的高額匯款手續費與漫長的處理時間。
根據 ARK Invest 的最新報告《Big Ideas 2025》,2024 年穩定幣交易量已達 16 兆美元,超越 Visa 的 13 兆美元,顯示加密貨幣支付已逐步進入主流市場。隨著使用者基數不斷增加,未來加密貨幣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金融世界正不斷改變,而加密貨幣也逐漸成為很重要的一環,從支付方式到投資工具、從儲備資產到跨國交易,可以使用的場景日益多元。如果你對「加密貨幣」感興趣,現在正是了解並參與這個市場的最佳時機!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一段話:
Cryptocurrency is not just a future dream; it’s a present reality reshaping how we pay, save, and roam the world. 「加密貨幣不只是未來的夢想;它已是當下的現實,正在重塑我們支付、儲蓄和漫遊世界的方式。」

🎤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 EP15 - 「加密貨幣未來的5個可能場景」 讓你更了解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狀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