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遊牧心態改變 - 從月薪思維到自主人生

更新日期:Jul 17, 2024 | 作者:喬治 George

近年來,數位遊牧生活方式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相比於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模式(在台灣大部分工作甚至更晚下班),數位遊牧族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地點和時間。這種自主、靈活的生活方式讓許多人嚮往。


然而要真正擁抱數位遊牧生活並非一蹴可及。除了穩定的收入是一大挑戰之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大的門檻往往來自於心態的轉變。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考進好學校、找到好公司、穩定工作月薪收入"的思維模式。這種"月薪思維"深深地根植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要擺脫這種思維定式,並重塑自主人生,需要經歷一段艱難的心路歷程。


月薪思維的陷阱

固定的月薪收入確實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我們可以依賴公司每個月的薪水,而不用擔心生活上的經濟壓力。然而,這種安全感也成為了我們的枷鎖,需要日復一日的被動接受工作安排,很難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我們常常被工作牽制,無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即便偶爾有機會外出旅行,也可能會被老闆或同事用通訊軟體或email打擾,無法真正放鬆。


沒了名片,我還剩下什麼?

當我面對沒有穩定月薪收入的數位遊牧生活時,起初我感到焦慮不安。畢竟我已經習慣了近15年的「月薪思維」,這種思維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生活中。過去在科技業工作時,只要拿出名片,我就能輕鬆地與客戶或供應商交流。對方會根據我的公司和職位來評價我,這種優勢讓我感到自信滿滿。然而一旦離開公司,我必須意識到,我再也不是那張名片上的職位和公司,我需要重新定義自己。或許在自我介紹時,我仍然可以拿過去的學經歷來當作敲門磚,但對於一個數位遊牧族來說,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屬於「我」的專業和品牌。

上班族倉鼠滾輪生活

轉換收入思維

身為數位遊牧新手第一個要認清的是不是每個月都有固定和穩定的收入,接受自己就像是農夫一般,在播種的季節努力,待收成的季節賺回來。這樣的收入模式就像是創業,一開始需要投入時間與金錢,並且堅持持續產出成果,等待開始收成的季節。

賺錢的J型曲線

回歸現實

前面講了很多雞湯的內容,還是要回歸現實層面的「錢」怎麼辦?


很幸運地(?)比起裸辭,被公司資遣的時候有一包約一個月的資遣費,再來就是要盤算最糟的情況,如果未來六個月都沒有收入的話我會不會餓死,加上我還有房貸和小朋友要養,更是要仔細盤點資產負債表與每個月的現金流狀況。幸好我從2021年每個月初都會盤點我現在的資產狀況,一眼就很清楚目前每個銀行帳戶的餘額和投資標的的資產。


另外一個重點是列出每個月的支出表,把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房貸、幼兒園學費、水電網路瓦斯費、串流平台訂閱費等)列出來。然後評估近幾個月的伙食、娛樂和交通費,再抓一點Buffer在不可預期的支出(醫療費、課程)就能大約評估每個月需要支出的費用。最後一步就是確認目前的銀行帳戶或流動性較好的低風險投資帳戶是否有6個月支出的餘額。如果有的話至少可以在沒有收入且不變賣任何資產的情況下生活,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仔細思考有什麼能快速接案賺錢的方式。

資產負債表

結語

無論是月薪思維還是J型曲線思維都沒有對錯,取決於自己是否覺得這樣的生活型態適不適合自己。當了15年的月薪思維的上班族,突然反骨的想嘗試看看沒有經歷過的J型曲線。若能努力個幾季半年,賺到接下來一兩年的收入,把剩下的空擋時間拿去研究喜歡的事物、探索有趣的新領域,人生這趟旅程會變得更有意思吧!